健康导读: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,即便是一顿臭骂都有可能成为他的心病。孩子的心理问题,应该引起家长的足够关注。
一位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初中生,突然成绩一落千丈还休学在家两年。家长无奈带着孩子去精神科看病,也吃了不少药,可孩子依然不想去学校。最后一位心理指导老师找到了孩子的心结——其实就是因为孩子的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。在学校老师的精心安排下,男孩终于顺利回到了学校。心理医生说,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,即便是一顿臭骂都有可能成为他的心病。孩子的心理问题,应该引起家长的足够关注。
孩子休学两年,家长求助本报
男孩叫彭刚(化名),绍兴县钱清镇人,今年16岁。今年1月10日,本报报道了皋埠一位男孩整天蒙头大睡不肯去上学的事,彭刚的父亲看了报道后于是向本报求助:“我家的孩子和这位男孩情况差不多,已经休学两年了,拿他没办法,真不知道该怎么办?”
彭刚本是一个乖孩子,从小学到初一,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。可就在两年前,孩子不愿再去学校上课。彭先生到学校了解,老师说孩子的精神有问题,和很多老师发生冲突,根本不像一个学生,需要去看医生。无奈,彭先生夫妇带着孩子去看精神科,医生认为孩子确实有心理问题,需要治疗,所以一直在住院。
这两年来从市里的医院,再到省里的医院,除了住院,彭刚还吃了不少药,情绪是得到了控制,但他还是不想去学校上学。他们不明白孩子到底怎么了。这事把彭先生夫妇搞得焦头烂额、痛苦无比。去年他们还把孩子送到某封闭学校去学习,可半年下来还是没有得到改善。
心理医生辅导,找到“病根”
经过本报联系,彭先生找了市区的婚姻家庭指导师钱国正。经过钱老师的心理辅导,孩子的病根终于找到了:原来成绩一落千丈的原因竟是老师无意中的一次训话。
在交流中,孩子透露曾经在学校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:有一天班里一个同学发现少了一百元钱,同学向老师反映说是他偷的,理由是他小学时偷过妈妈包里的钱,老师就把他叫到办公室,“原来你是这样一个人,学习那么优秀,品德那么差。”彭刚说,这句话一直让他耿耿于怀。回家后,他也没和爸爸妈妈诉说,把不愉快深深埋在心底。
接下来,他和这位老师就发生了冲突:不听他的课,不做他的作业,还不时顶撞老师,讨厌老师。渐渐,他发展到对学校排斥,不愿意去学校上课……
找到病根后,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,彭刚终于顺利地回到了学校。
青春期孩子,认同很重要
“青春期孩子要完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心理任务——‘自我认同’。”钱国正说,最近类似青春期孩子的求助比较多,很多都是因为某些细节问题导致了休学、不想上学等异常的出现。
钱国正分析,青春期孩子的“自我认同”主要在两个环境里实现,即家庭和学校。家长老师的肯定,同伴的认同,当一个孩子在得到了肯定正面的认同后,自信心就会增强。相反如果得到的是否定负面的认同,就会认为自己是差生,再努力同样得不到大家的赞许,从此就失去了向上的动力。
教你科学法指导孩子认识性冲动07-07
年轻人青春期有什么性心理!07-07
那些看A片的女大学生们!07-07
异性,大学卧谈会的永恒话题!07-07
性爱目光的位移挑逗之策07-07
盲目封杀早恋容易制造同性恋07-07
十二星座情欲出轨心理07-07
性幻想是自淫行为吗?07-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