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过少的发病原因可分为虚、实两类,虚者或因血虚,或因脾虚,或因肾虚致精血不足;实者可因血寒、气滞、痰阻致气血运行不畅。临床上以虚证多见。
血虚:
素伤于血或久病后气血尚未复原;或堕胎多产,营血亏虚;或饮食不节,劳倦过度,思虑伤脾,使脾虚化源不足,进而使血不满或满溢不多而致月经量逐渐减少。
肾虚:
先天禀赋不足,身体发育不良,肾气不盛,脑宫发育迟缓,也有堕胎过密,损伤冲任,耗伤肾精,肾精不足,血海满溢不多以致经量渐少。
血寒:
经行或产后血室正开,若摄生不慎,可致寒邪内侵,与血相搏结于脑中,气血运行受阻,以致经行不畅,所下涩少;或因素体阳虚内寒,生化不足,运行不畅而致经少。
气滞:
平素情志忧郁不遂,气机郁滞运行不畅,甚至气滞血瘀而致经血涩少。
痰阻:
宿有痰湿、痰涎、气机阻滞,气血运行不畅,经血下行受阻,发为经血涩少。
那么,现代医学认为“月经过少、稀发”的原因究竟有哪些?
月经过少首先对育龄妇女应排除宫内妊娠或宫外孕。此病常是子宫发育不良或子宫内膜结核引起的,也是闭经的先驱症状。多数病例系由于下丘脑—垂体功能失调,性激素减少,或长期服用避孕药,使子宫内膜增生不足,而致月经过少。有时内分泌正常,而子宫发育不良,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的刺激反应减少,或子宫内膜部分粘连,也能发生月经过少。
月经稀发,指月经周期延长3—6个月,经量较少,多见于青春期女性,主要因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未发育成熟所致。也有因绝经前卵巢功能减退而出现月经过稀最后绝经。
已婚的男女别犯6个错误07-27
两性知识两性教育的性爱技巧攻略07-27
中国还有2成人不认同婚前性行为07-27
高龄产妇妊娠期间应该注意什么07-27
少女初潮来时该如何做好防范07-27
怎么看待早熟的孩子已经学会开房07-27
终于知道结婚不考虑家人的意见是错的07-27
夫妻必知:决不能碰的7个避孕方法07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