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10日,邓小平遗孀卓琳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。人们记得的,是她与邓小平相濡以沫、从未红过脸的58年婚姻;不为人知的,却是卓琳与年长邓小平仅5岁的继母的婆媳情。婆媳和睦相处51年,来自邓小平夫妇对老人的孝顺尊敬,也来自老人对子女无私的爱。
1950年
婆媳初相见
卓琳与婆婆夏伯根的故事,从1950年春天的重庆开始。
邓小平回到重庆的消息传到广安,舅舅谈以兴立即找到小平的继母夏伯根,决定乘船去重庆寻亲。
船在朝天门码头靠岸,从未见过继子的夏伯根一路打探邓小平所在,寻到西南政治局大门口时却引起警卫员的警惕:邓书记都45岁了,这个女人也就50岁出头,怎么可能是书记的老娘?
几番交涉,两人终于在晚上见到邓小平夫妇。甫见面,多年未见的舅甥俩立刻忘记了旁人,自顾自拉起了家常。
卓琳打量着被忘在一旁的夏伯根。这是舅母吗?对方身材高挑、衣衫整洁,虽一路风尘仆仆,人却很精神。她为夏伯根端上一杯茶后,问起一路的情况。许久,谈以兴终于想起:“贤娃子,这就是你后妈。”
夏伯根露出局促的笑。
卓琳大吃一惊。原以为丈夫除了舅舅再无其他长辈,没想到还有一个继母!
“是她给你老子披麻戴孝送终的。你老子死后,你们家全靠她撑起来。”夏伯根被谈以兴夸奖得不好意思,“听说你回来了,想来看看你,没有别的意思。”见到了人,她已觉得满足。看着这位只比自己大几岁的农妇,邓小平做出决定:“留下来,我们一起生活,夏妈妈!今后我们给你养老!”
夏伯根愣住了,素未谋面的继子竟想留下自己!卓琳能体悟到婆婆此时的百感交集,她为夏伯根拭去喜极而泣的眼泪,“留下来,你该享享清福了。”
1952年
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
“叫奶奶,我们家不分亲奶奶继奶奶。”邓小平向孩子们介绍家中新成员。卓琳也喜欢跟着孩子们喊“奶奶”,那有毫无芥蒂的亲切感。一起生活两年后,她习惯什么事都与老人商量。
1952年,邓小平调往中央工作,举家迁往北京。“我也去吗?”夏伯根问。
“怎么不去。”卓琳拍拍她的手,“我们是一家人,到哪里都一起。”
到了北京,邓小平立即投入紧张工作中。卓琳代替丈夫领着老人和孩子们逛了天安门,看了故宫、天坛,游遍北京的名胜古迹。游览途中,遇到熟人向她打招呼,卓琳总是主动拉着夏伯根介绍:“这是小平的妈妈,我婆婆。”作为媳妇,她想满足婆婆的一切愿望,而被儿子和媳妇亲口承认,是夏伯根最大的愿望。
不久后,卓琳成为邓小平的秘书,两口子每日早出晚归,夏伯根便揽过所有家务。天没亮,起床做好家人的早饭;孩子上学时间到了,她帮助穿衣盛饭;把一家人送走后,又开始准备中午饭和晚饭。这个曾经撑起广安老家的继母,如今又撑起这个家的半边天。
1967年
艰难岁月里的老顾问
文革开始,邓小平一家被“监禁”在四合院中。卓琳身体大不如前,管家的大事逐渐移到女儿邓楠手上,而婆婆成了邓楠的顾问。
这个家的开销不少:邓小平夫妇的5个孩子以及来京学习的邓家其他孩子;邓小平每天要的“小熊猫”烟;舅舅一家不愿离开广安,卓琳每个月他们寄去10元、20元不等的生活费。
“奶奶,现在日子虽然有点紧,但你千万不能苦了自己,更别想着回老家去,有我和小平在,你什么都不用操心。”卓琳担心老人产生自己是累赘、打算回广安的想法,抢先给婆婆打预防针。
更苦的日子夏伯根也过过,她感激儿媳对自己的爱护。嫁过两次的她知道没有信任的婆媳关系如何折磨人。
婚活时代 急婚有妙招07-07
喜欢被偷窥的快感07-07
为何我要背着老公去偷“性”07-07
三儿们 让自己离开已婚男人07-07
爱情之花常开不谢,性爱之春永驻07-07
女孩痛经中医调理方法大推荐07-07
已婚女人害怕五种性伤害07-07
手淫作为一种性自慰手段07-07